Wednesday, January 30, 2008

流亡美國的波斯王子

終於看了Kite Runner.
跟相像中有異的是,我並不感覺像'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般沉重.
對於Hanssen與Amir之間的故事我覺得是非常感動,可惜當中被美式文化清洗下有很多情節也跳了出來.

流亡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是美國加州.
而且原作者Khaled Hosseini在書內指向"就不是American Dream" 的元素(i.e:)到美生活,與妻子關係以及領養Sohrab困難的內容都在電影中刪除了.

以精簡內容來陰濕加入大美國主義,真的十分可恨.

不如我舉多一些例子:
1.Amir身為富家子弟,要紓尊降貴入讀二等community college,又要在街上面擺地攤,但係完全沒有任何的cultural shock,沒有任何爭扎,是十分之不合理,好似神奇地去左美國就生活好好,即使其父親經常教授馬死落地行的道理.

2.原小說是寫已為塔利班高層的Assef話如果Amir打贏佢就可以帶Sohrab走,因為Assef自大要Amir輸得心服口服. 但是,現在改了情節,美國化的Amir似乎變得好勇敢即使明知比人打都死撞埋去,而Assef被描繪為野蠻,獨裁,暴力,邪惡. 但換轉角度,Assef在國內是被尊重為執行真主法規的執法者(即使Assef是非常自相矛盾的角色)而在國人眼中Amir流亡海外算得上是賣國,是下流,因為佢有能力也不勇敢去面對殘破不碪的國家. Amir最後都為Sohrab選擇了所有前阿富汗貴族都覺得係好的路 --流亡到美國生活.

3.Amir帶父親到醫院看病那場,父親一見到俄籍人仕就發顛,Amir就笑笑話佢係咁架.其實講起憎,唔會少過美國佬.即使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令陷入戰爭.但係事實上,就係當年美國政府派人去幫阿富汗人打蘇聯佬,訓練左班之後成為塔利班的人去進一步蠶食國家:然後再派另一班美軍去阿富汗打塔利班. 你話係咪諷刺?嘩,真係等美軍打救呀.

一樣係流亡的Marjane Satrapi(Persepolis)流露出國破人亡的感情完全不一樣,好似Amir自己都話,佢都只係家鄉的過客,美國才是真正的家.

決定要一讀作者Khaled 第二本小說'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