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9, 2011

好想比心機做好工作

我好想可以安安定定做好份工,唔該

最近成日會聽到側田的這舊歌

最近搭車時 又LOOP番側田

你上次在K時問我 為什麼我會狂笑?

我有今日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so much
Oh I hate myself for falling back in love
Never been good at words I wanna say
I sing my love for you
I'll just let the music make sweet love to you

曾經 和你因工作一起遠飛
但我還未知心中有你
仍為了別個她魄散魂離
因她 無法得到因此心已死
我便自卑 不敢抖氣 已經苦得想死
遑論有天居然愛你

直到一天 共你相見
被我知你從上次開始接觸 便已就似觸電
猶如得到 星光的加冕 我沒被討厭
多得有你 我終於有這天

多麼憎我太慢才識你
我更加不想勉強地去親你
是你喜歡我 當然都愛你 和她不敢去比
仍舊答謝你 有你的眷戀 令我也有了生氣

多麼憎我試著迷戀你
我怕想擁抱你也為了出氣
願我拋開過去一心愛你 忘掉她的氣味
若我敢再記起 對不起了你

如果 和你一早得到好結果
沒法明白單戀的痛楚
難道我樂意得到折磨
而不過 從我跟她苦戀的最初
縱沒成果 顛倒的我 滿足比傷心多
難道愛辛苦方似我

多麼憎我太慢才識你
我更加不想勉強地去親你
是你喜歡我 當然都愛你 和她不敢再比
仍舊答謝你 有你的眷戀 令我也有了生氣

oh 終於得到了被愛
oh 無論興不興奮當天已不在
願你終於變了一生最愛 連我悲觀也改
沒有舊人存在 放心給你愛

做人或者 不必要得到最想
如為快樂設想 就祝福我倆

如果你問什麼是愛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有點難
因為期望自已做到要很多時間
所以也要給時間人家

不隨便放棄
不輕易發怒
然後是忍耐忍耐忍耐忍耐


如果我可以愛自己多一點
一定要更有耐性

好亂好嘈好嘈
一點都不安靜
帶了一個沒有聲音的headphone
覺得四周圍都好嘈

我希望我的心可以安靜下來

夜裡的街特別安靜
那種不安盤旋

翩翩地在遠處美麗著 不可及 不可觸
一伸手 驚破了那珍藏的夢

Wednesday, February 09, 2011

你問了我一堆問題

要思考一會

Next Roll in 100:53...






70025060



今日又發生好多無聊的小事
忙完一大團
其實都係無咩野 跟住個頭痛到爆
訓左一陣



結果因為猶豫左一個鐘
果四支雪茄就貴左200蚊
都其實唔係我D錢
而且都一定係要用

只係 原來都可以再輕鬆D

唔應該成日都因為無謂既小事咁緊張
Relax~

強迫症

患強迫症每天洗澡20小時 怕菌英女猝死家中

(明報)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英國 一名患了強迫症的40歲女子去年猝死家中,她的父母因「誤殺」罪被捕。兩人透露,女兒過去18年飽受強迫症困擾,極害怕接觸到病菌,一天要洗澡長達20小時。

40歲的漢考克斯(Samantha Hancox)去年5月被父母發現死在家中椅子上,驗屍證實死於脫水及皮膚感染。她的父母其後被警方以「誤殺」罪(manslaughter)被捕,他們暫獲准保釋,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兩人周日透露了女兒生前的痛苦病况。

怕接觸病菌 除就診18年不出門

漢考克斯的父母指出,在漢考克斯10歲時,一名親友食物中毒身亡,其後其祖母又去世,令漢考克斯開始患上嚴重強迫症,非常害怕接觸到病菌。14歲時她退學留在家中接受教育,3年後因強迫症被迫放棄正在修讀的法律課程。

他們聲稱,漢考克斯長期隱居在家,過去18年間,除了到醫院就診外,漢考克斯只離開過家中一次。她每天都會花上近20小時淋浴,要求把家中所有物件包裹起來。若父親外出過,就要先換衣服,或是把衣服脫得只剩內衣褲後才能進屋,有時漢考克斯甚至要求父母將曾外出穿過的衣服燒毁。隨著病情加深,她經常洗手,又會在手上套上襪子。在去世前幾年,她更只准許父母進出家中,務求家居「零菌」。

曾去信貝理雅 父轟當局未協助

在漢考克斯去世前5年,她的精神狀態嚴重惡化,拒絕任何醫護人員探訪,亦害怕獨自出門。直至去年5月,漢考克斯拒絕進食,骨瘦如柴,並出現皮膚問題,最後病逝。

漢考克斯的76歲父親批評當局對女兒的病情缺乏幫助,「我們曾嘗試求助,但精神科醫生只是不斷前來為漢考克斯評估後便離去。她曾短暫入院數次,但對她並沒有帶來實質幫助。我們甚至曾去信前首相貝理雅求助。」漢考克斯母親說,女兒曾經希望接受精神治療師診治,但始終未獲安排。

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

Sunday, February 06, 2011

追加:社評

有償採訪是傳媒大忌 環保觸覺要懸崖勒馬

(明報)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學生去年底以「學生實習電台」記者身分邀約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訪問時,被要求「做義工(來)換訪問」,學系以有違基本新聞採訪原則拒絕,結果環保觸覺將樹仁新傳系列入「黑名單」,不再接受其學生訪問。我們認為,任何新聞採訪,一旦涉及金錢或實際利益交換,不論是記者收取報酬才報道,還是被訪者收取報酬才接受採訪,報道內容的公信力都會大打折扣,故有償採訪是傳媒的大忌,樹仁學生拒絕這項無理要求,絕對合理。信譽是壓力團體贏取公眾信任的基石,環保觸覺應懸崖勒馬,盡快取消相關安排,否則其公信力勢將受到質疑。

收受利益才願受訪

訪問內容勢受質疑

對於今次事件,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回應稱,2009年起有大量學生邀約訪問,令團體難以應付,因此訂下政策要求所有學生訪問後均須做服務。譚凱邦這番回應的理據,並不合理。

有償採訪是傳媒行業的大忌,是業內人士必須力拒的底線。其中一種有償採訪,是被訪者希望傳媒正面報道其訊息,故向傳媒派發有形或無形的利益,如派紅包、購物優惠等。這種手法在內地甚為盛行,但性質形同賄賂,等同花錢收買記者,把吹捧被訪者的宣傳廣告包裝成公眾誤以為是客觀公正的報道。這做法嚴重損害傳媒的公信力,任何新聞系學生都知道,這是絕對要不得的做法。

這次環保觸覺提出的是另一種有償採訪。環保觸覺要求記者答應提供義工服務,才接受訪問,這種有條件的所謂「義工服務」,根本不是「義工」,而是「有償勞動」,其性質等同被訪者要求收取金錢利益,才願意接受採訪。

一旦被訪者接受採訪會得到實質的利益,被訪者很易會把自身的經歷誇大,以博取更多的採訪機會,進而賺取更大的利益。一旦採訪涉及利益瓜葛,採訪的內容就不純正了,採訪與被採訪的一方都會受到質疑。報紙或電視新聞經常出現的人物專訪,傳媒絕不可向被訪者提供報酬,否則被訪者就有極大誘因「作大」。

受過專業傳媒訓練的人都知道,若要邀請專家學者接受訪問,只可提供車馬費,不可提供直接報酬。若專家學者收取報酬,就必須向觀眾交代,其身分已變成「客座主持人」或是「評論員」,身分已由被訪者變成傳媒僱員。傳媒人對這麼細微的分野如此著緊,正是因為公信力是傳媒的命根。

同樣地,信譽也是壓力團體贏取公眾信任的基石。如今環保觸覺要求記者提供勞動服務才接受訪問,勢必令人對訪問的內容產生懷疑,質疑團體與哪些傳媒有特殊利益關係,會否因為個別傳媒付出較少,受訪時就不盡不實。最終,環保觸覺只會自毀公信力。

此外,過去從未聽聞環保觸覺對傳媒有同樣的要求,如果這樣的做法只是針對極之需要培育的學生,則更為不妥。樹仁大學學生雖然不是正式的記者,但其採訪過程與正式的傳媒無異,加上香港的傳媒根本沒有正式註冊制度,任何人也可以成為記者,故學生電台記者的身分,其實與傳統媒體的記者沒有分別,環保觸角應一視同仁。

應接不暇可拒訪

樹仁學生比譚凱邦更專業

如果譚凱邦認為學生媒體記者的準備不充分,提問不專業,又或是自己工作太忙應接不暇,大可拒絕接受訪問,絕不可要求學生提供所謂的「義務勞動」。在這次事件上,樹仁學生的表現,比譚凱邦看來更為專業。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Thursday, February 03, 2011

重讀剪報:從環保到上位

未訓 睇到一則有趣的新聞令我再重讀幾篇剪報

我在FB是有留意呢個環保觸覺的組織﹣的確是令我知道我“不應該”去食藍旗吞拿魚。
但是,究竟我食不食板長是否真的可以幫到那些可憐的瀕危物種呢?有時,我都會懷疑。

世界太多資訊,根本都無時間去消化。

回到正題,我是看到那則:“「環保觸覺」要求做義工換訪問 樹仁學生堅拒 三大新聞系斥不妥”+“譚凱邦:應接不暇 成功減訪問”而感到不安。

內容是這樣的:一個機構因為無人手,所以要求來做訪問的大學生/中學生免費做義工宣傳該組織,而引至和樹仁新傳系交惡。即係以後唔使指意你來做訪問。機構的負責人指出因為太多人要求訪問,希望得到“等價交換”幫幫手。

表面上,是好似好正常,但你再留心看看:

“... 樹仁新傳系3年級生翁同學去年底以學生實習電台「新傳電台」記者身分,聯絡環保觸覺邀約譚凱邦就屯門區興建焚化爐一事接受訪問。她表示,負責職員要求她為環保觸覺做義工最少3小時,並需先發電郵給機構,表明有意做義工,獲機構回覆同意後才提交採訪大綱。”

其實,將該機構的服務/目標向公眾(或同學)宣傳已經是幫他提升知名度啦。正如文內其他學院的老師所講,「若機構不願接受訪問,可直接向學生說不」。為何要又食又拎呢?不是妨礙新聞自由係咩呢?


再引:“... 譚凱邦慨嘆「好人難做」。他解釋,兩年前教育局推行新高中通識科後,「差不多隔日就有學生約訪問」... 推出措施後成功減少接受學生訪問的次數,以過去一年為例,在100名約訪問的學生中,有20人因訪問後要做服務而放棄。餘下接受條件的80人,只有約60人履行承諾為環保觸覺做服務,20人則對服務一事不了了之。"

"... 他堅持仁大學生代表校報訪問並非真正新聞工作者,待遇應與中學生一視同仁,交易條件都是為「篩選有心的學生」..."

拿拿拿! 重點來了,令我感到極度不理解的事,這個機構推行的所謂政策根本是自己利益行先,講咩我為人民服務!對我沒幫助的,猶如垃圾。因為這些要教育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佢係邊位,無助於其提升知名度,又花大量時間。其實,真係人之常情。但我不明白,為何樹仁新傳系會同佢交惡。我諗左一陣,再睇番呢個譚凱邦係咩水?

成功推行麥記無吸管日的譚凱邦,同我一樣都是80後的。明顯地,佢亦都是一個將自己打入政界的人。我不會懷疑他對推行“環保”生活的熱情。但如果某年某日之後,他再參選,我有可能成為他的選民,就會認真考慮他的推行“環保”動機。

都不是第一次:

09年8月,蔡子強寫左一篇“小心莫變成環保塔利班”去講:

“...據報道,該節目的內容是要求藝人以不同姿態,通過迎面而來的超大型發泡膠板,若失敗便會被撞落水池,節目中每一回合,均需使用一塊2米乘4米乘20厘米,體積約為1.6立方米的發泡膠板,每集使用多達5至6塊。該環保團體認為這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要求永久停播該節目。該環保團體亦同時批評無線電視的另一節目《美女廚房》,因嘉賓害怕以及不懂屠宰那些作為食材的動物,而殘忍虐待動物,使動物在惶恐中死去;而另一個節目《獎門人》系列,則是「無衣食」,節目中的環節,往往出現食物飛墜地上,以及浪費大量忌廉等場面。該團體因此亦提出,這兩個節目也應一併作出檢討及改變。"

"...我看了這段報道後心裏不禁納悶。

對後兩個節目作出「改良建議」,我還可以接受,但要求前者「停播」,是否就有點流於霸道呢﹖

按該團體的邏輯,香港電影業界,以後便再也不能拍攝那些過往最擅長的諸如連環撞車,以及爆破、火災等片段,因為一樣會造成(甚至更大)的浪費。而荷李活那些億萬金元大製作的災難片,更是罪大惡極。

你可以認為這類節目無聊、趣味低俗、bad taste,自己抗拒不看,又或者鼓勵別人不要看,但鼓動輿論,施壓要求停播,則是另一回事,因為這會牽涉另外一些價值及原則,如創作自由、廣播自由等。

我們必須要有很強、很強的理由,才可以要求電視台停播一個節目。因為大家必須知道,如果今天我們可以以環保為名,振振有詞的要求禁播某類節目;那麼明天別人也可以以愛國主義為名,用同一種推論手法,理直氣壯的施加政治壓力,要求停播別些節目,例如《鏗鏘集》。有時他們鼓動民粹主義的能力,遠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強,看看內地「憤青」的百態,大家便可想而知。
你或許會辯說自己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環保小團體,不要渲染來自你們的所謂政治壓力。但我想指出,在未來與當權者就種種言論、新聞、創作自由,所作出的抗爭當中,往往就是有賴於類似無權無勢的公民社會。我敬重當中每一個民間團體所作的貢獻,但也希望大家小心,今天踏出的一步,可能會授人以話柄,令到未來的抗議變得軟弱無力。

希望社會能包容

美國右派的一個慣用把戲,就是加鹽加醋,渲染來自某方面的危險,並以此為藉口,從而收緊民眾的自由與人權,反恐便是箇中的表表者。我們在推動環保時也要小心,切勿墮入同樣的圈套,凡事上綱上線。
近日我真的驚覺香港正慢慢出現這種危險,正如前幾個禮拜我寫過,禁煙便是另一例子。大家都不會反對,吸煙不單危害健康,二手煙更會牽連和影響到其他人,但在限制抽煙行為之餘,是否也應該包容一些呢﹖正如我提過,在筆者任教的大學,以及所居住的屋苑,亦實施全範圍禁煙。其實在兩處地方,都存在大量露天和空曠的地帶,通風不存在問題,在戶外吸煙對別人影響不大,為何要如此「趕盡殺絕」,我也不能理解。更為變本加厲的是,如今更有人主張進一步立法讓全港禁煙。
環保是好,不吸煙是好,但最好透過「講道理」的方法來說服其他人,而不是以霸道的方式來逼人就範。如果我們慢慢接納了這種輕易便「不准這不准那」的邏輯,當有一天民粹主義的狂熱在香港捲起的時候,民眾便會對一些橫蠻以至粗暴干預自由的做法,習以為常,以至麻痺。

海耶克說過:「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所鋪成的。」

我一直相信民主的其中一個重要本質,就是──多元社會,沒有一個唯我獨尊的絕對真理,容許不同價值同時並存,當中努力求取一個平衡。

我不希望大家只看到一些政治正確的大原則,就熱血上腦,義無反顧,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如果有一天我們變得像美國一般,事事追求政治正確,常常把原則和指控無限放大,那只會是一個令人十分窒息的社會。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包容。

如果明光社要求港台電視節目《鏗鏘集》不應該拍攝和播放同志日記、一連串不准這不准那的舉動,會被人視作「道德塔利班」;那麼我們也千萬要小心,在推動環保之餘,諸如要求永久停播《大咕窿》之類的節目時,自己會變作「環保塔利班」。"


我睇到呢一個位,真感覺到被人利用左。如果RICKY SAN 用300萬買藍旗吞拿魚提升其公司的名氣,呢個譚凱邦就係用呢D不知所謂的理由不停地將人洗腦。你知啦,環保是大熱,現在又推行新高中通識科,真係一條好好的客源。見到其競選海報用環保為題,真是極為嘔心。我討厭這些抽水的行為。正如明光社成日出來抽水一樣。有正經事又唔好好做,就是搏名氣。如果講環保份子周兆祥就比較有說服力,起碼我真係見到口口聲聲要爭取的是會實踐的。講番那個“無吸管日”,究竟有幾多食麥記的人因此用少左膠吸管呢?我真係見過有職員係“無吸管日”派吸管﹣咁呢個人同特區政府成日比人鏟個樣:“每每事件都會淪為政治SHOW” 有何分別?

將政治、政策、媒體混合於一起有理無理都講一餐是否就是今日的風氣。這些根本就是暴力:作為一個小市民,我不受這些事影響的可能只有一個﹣I will just shut my ears up. 太累太重了。

YEAR OF RABBIT

IS TIME TO FIX THE FALLING APARTS

I WILL TREAT MYSELF BETTER
AND STAY HEALTHY

兔氣揚眉

自己的功課
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