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9, 2008

Friday, March 28, 2008

久違了的質感

謝謝你的堅持
在這個數位年代
令這質感得以保鮮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分手理論

曾幾何時 大家開始將

 拍拖﹣ ﹣與 ﹣ ﹣工作
             連成一線


雖然大家條件非常好 郎材女貌 
但期望不一致 真是長痛不如短痛

有時候 分下分下 結果又一齊番 仲生埋件塞豆隆
愈做愈有機

這一刻 情況就係電視劇中 
個有錢女 無端端 鍾意左個假扮窮鬼的有錢仔
混亂了一大輪 呀媽幫忙相睇OK左 等住嫁
但係又要氹住扮窮有錢仔 話自己有重病 喊住分手
仲要 搵十個八個同自己似似地既細妹補飛

點知 其實有錢仔一早鋪好後路 終有一天找個更好

所以 
唔使服侍周到

抄馬丁.李先生的一句:沒一個人是不可以替換的。
 

廣末小姐之回歸

順帶一句:如果可以揀,搭機場快線一定比E23舒服。

如果你喜歡,搭咩都是種樂趣。

Tuesday, March 25, 2008

涼子不在家 我得到的是小明那一個小肚腩

Monday, March 24, 2008

轉工活動

本人將於四月一日愉快地進行轉工活動。

特此 通告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卸卸你壓力

預算- 出錯 出軌

將簡單的事變為
人為的 意氣用事的 對抗性的

見到你面黑黑 眉皺皺
我其實 只想你免煩

一直以來 你都訓身勁力撐恆
想講句感激 你也許覺得婆媽

都係 要講喇 唔該哂!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To Ryoko-

明白 本身一詞很玄
即使 你以為看似明白
其實 當中包括住很多弦野和迷思

明白與不明白 不及文字的存在重要
因為 字 確是隨住時間空間意識而改變
字裹行間 最基本的引發點 看似消失

剩下一點意識

Saturday, March 08, 2008

城市、創意、去留

梁啟智﹕城市、創意、去留 (明報) 03月 08日 星期六 05:05AM

【明報專訊】梁文道兄在3月6日的「筆陣」問了一條很認真的問題:面對失去創意土壤的香港,該走還是不走?對此,筆者最近也有點個人經歷可供分享。近半年來,筆者遇到一位在歐美長大的同輩,這年剛好錯落在香港,正在探索人生的路向。對於會否留在香港,她說:在紐約 和倫敦 過活能給我正在世界潮流最前端的感覺,在香港卻不能。

對於她的回答,筆者很想爭辯香港實是一個世界級的社會實驗場,同時卻又無從否認近年來的香港並沒有好好梳理和再造此實驗場的各種可能。表面上看,今天的香港誠然並不有趣。


香港相對於北京 也落後了

別說紐約倫敦,就算是相對於北京來說也落後了。內地現在流行當「京飄族」,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趕着去北京碰機會。北京對這些小伙子的魅力,有如紐約、洛杉磯和三藩市對美國的年輕人一樣;大家都是拿起一個背包和一張車票,實行我拿青春賭明天。這些聚集初生之犢的城市,創意氛圍自然會與別不同。

這些人不來香港,表面上的原因是香港以北的深圳河不等於紐約以西的赫遜河,中港兩地政經制度的不同使人才無從互通。如果容許內地的年輕人可以隨時來港找工作的話,香港的大學生恐怕都會全湧上街示威抗議。政府當局的各種專才計劃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本質上就是要面對這體制問題。

然而就算選擇中門大開,創意群體就會有興趣來香港聚集嗎?城市地理學者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曾經提出,創意城市的建立有賴創意階層的形成,而其中以社會對不同生活方式保持寬容至關重要。例如他曾撰文指出美國高科技產業最興盛的城市,剛好也是對同性戀最包容的城市。回看香港,卻只見淫審處的荒謬脫節,和豔照圖冊的獵奇胡鬧。新世代的全球遊牧,如果可以的話,為什麼還會選擇香港?

要探討香港作為一種方法

話說回來,雖然香港未必是某些創意群體的樂土,卻還是需要有人留下來的;尤其是如果我們仍然相信有某些香港經驗是全球獨有,而又未被發掘。這些「港人港事」並不是指咖哩魚蛋或菠蘿油,也不是任何特定的本土街道或建築風貌,而是去問從香港這特殊歷史和政治環境所引發的各種社會形態,能否為其他地方帶來一點啟示。套用陳冠中的說法,就是要探討香港作為一種方法。

沒錯,要當一個小資浪漫的波布族,在其他城市比在香港容易做到;要當一個改革社會的批判家,也肯定有其他地方比在香港更易找到共鳴。但或者正正因為怕再沒有人要來香港,某種意義的留下來才更為重要。雖說內地發展日新月異,香港卻好歹也有個「百年現代政府」(陳雲語);還未被整理分析的經驗,我們還有許多許多。香港社會看起來是太膚淺,背後卻可能是因為香港社會太複雜。

全球化的人口研究告訴我們,走或不走已經不再只可二選一;而「香港文化人」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文化人」,恐怕該是兩個雖不相等卻也不相距的概念。香港以外的世界固然很大,卻又永遠有人會選擇走遍千里之後回來香港。如何游移於不同尺度之間,而毋須被去留的問題束縛,很可能恰好就是一個港式創意有待書寫的例子。

Friday, March 07, 2008

RE: 是我多謝你

我們都是弱者
弱不襟風 
等待安慰

有時候 我恨不得遇到挫折
    很想在一個心寧脆弱的狀態
因為
失敗正正也有存生價值

沒有傷心 沒有失意 沒有哀傷
使愉快 安心 舒暢 顯得過於平常

是我多謝你 朋友

是你的經歷太獨突 也暗暗地給我寂寥

也許 你的生命中
太多傷心 太多失意
更多的 會是茫茫然

可幸的是 無論

怎樣也好 
You Survived.
這就是你的生活。
You lived with it.

不想說什麼大道理
而是 平平坦坦並不屬於你。

認命吧。

只是 開心 是有得揀的。

Sunday, March 02, 2008

欣宜

這幾天 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女孩的看法有180度的改變

下午 
和媽在看電視直播(實在是相當巧合)

我們在討論 為什麼 我這輩的人會這麼討厭這位相傳是食鮑魚大的女孩
除了提醒她 欣宜扮白雪公主咀吳卓HEY 比人投訴到暈之外
其實討厭她 並沒有一個好確實的原因 只可能是佢鳩屎串串共
又或者可能是有一個這樣特別的娘親

相對於其他名人二代 她的明星路 好像是特別難行

經歷了這麼多事 
好像給觀眾多一個層面去認識這個人
加左分

再者 香港明星個個都好係倒模倒出來
而且私生活不檢點
突然 剎出一個咁Family咁Sincere的人出來
來得特別 來得合時

我實在是對於Chubby有情義結 無計

不經不覺仲有半個學期我娘親就退休 
她生我的時候年紀也很大。

Saturday, March 01, 2008

吊起來

事先張揚

有點鄙視這個我


為什麼 我仍是不可活在今天
可否懶理明年的那個我嗎

DAM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