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3, 2011

情緒危機

我知道在我可以自己站起來之前
也沒有方法去解決困局

是的,我很有困難
但是我只想可以面對
然後變回一個正常的人


我的家人 我身邊的人 我愛的人
每一個都陷入情緒危機

我聽到了
也了解到只有我自己振作起來先
才有能量去面對其他的事
又或者有機會去幫他們站起來

我是逗留在這個泥濘裡面太長時間
請不要怪我狠心
我只想可以先站起來

對不起
我實在躲了太耐
我明白逃避是回應不了任何問題
而情緒和態度差是只會令到情況愈來愈差


我不想怪你們
但是我是從你們二人之中走出來的
我根本徹徹底底的像你們
無論我有多努力去少一點沾上情緒
但是我實在是無力

如果你們是為了我們三個人才沒有分開
如果你們是為了覺得好像在信仰在見證了什麼
我會感到很莫明奇妙也很荒謬

為什麼我覺得我沒有辦法面對所有最親密的人
為什麼我害怕和人有親密的關系
為什麼永遠也覺得對方是怪物 是永遠也和自已溝通不了

我羨慕那些溫馨的場面

二十多年來
我不想埋怨
為什麼不解決 為什麼要停止去愛
為什麼明明選擇了又後悔又覺得自已當年選錯了

今日五個人一起受苦
甚至延伸到再下一代
如果一加一不是因為愛那是因為什麼

我很累
因為我很想可以做得好
因為我很想我愛的那個人也快樂
也感受到愛

是因為我不能無力無辦法擺脫
不埋怨不指責對方努力去承擔
家不成家是所有人都有責任 責無旁軑
爸爸媽媽你們有愛過對方嗎 可以講我知嗎



面對我最想愛的人
我根本也是無力
你曾經希望我可以把你拉出來
其實 我才是在泥濘裡面的人


就是因為我要離開香港
所有的問題都爆出來了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一年了

我們沒有停止過討論怎樣改善關係

10年12月1日我從北京回來香港
然後
用盡很多很多 努力方法

留在香港工作和休息

開心過
哭過
最好的最差的都發生了

11年的11月15日
是的 你說的計時炸彈要爆了
不是回去青豆的命運 但仍然是無法擋住命運之輪的流動

是的 要接受人生是很不完美
究竟我是不是那一個選擇 在你計劃之中的人
或者 有沒有計劃本身已值得去想像

我會想 好好的 跟你說聲謝謝
真心的感激

Sunday, November 06, 2011

我要知道的道理

是的,我會負責任的。至少,我在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



不抱怨的關係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你永遠有改變的選擇權,改變用自己的方法去框架對方,
改變用發洩怨怒代替解決問題的態度,停止繼續製造報院的負
面能量,
便能藉此開啟關係的新視界,讓不報怨的關習慣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人緣.


你有能力轉換不愉快的關係....




他人是我們最大的禮物,他人也可能是我們最大的挑戰.

只要能跟他人建立穩固的交流,你就更有機會去影響他人,帶來正面的改變.

我跟他人的關係,可能提升人生各層面的品質,也可能製造極大的壓力.

人際關係既能為我們帶來喜悅,也能為我們帶來痛苦,既能帶來安慰,也能帶來衝突,既能帶來平靜,也能帶來權力鬥爭.

幾乎所有的抱怨,都跟人際關係有關.我們抱怨的內容,幾乎都

是關於另一個人-跟我們有某種關係的人.




否定的態度與負面的溝通,會讓人對一段關係感到不滿.(不快樂的關係,最明顯的特質就是抱怨.)

你跟別人相處的能力,是你跟人建立關係的關鍵,而你培養以及

維護關係的能力,一樣能為你帶來你想要的物質財產.

抱怨往往會扭曲.侵蝕.甚至毀掉攸關我們幸福健康的人際關係

.

報怨時,人跟人的關係會失去活力.逐漸惡化.
抱怨將我們的重心從對方原本吸引我們的優點,轉移到對方的

缺點.這種轉變會讓我們落入一種陷阱,
我們會覺得不滿足,而對方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他人即地獄>>若我們與某人的交流受到扭曲與傷害,那麼對

方對你而言,就會是地獄.



你決定了關係得走向....
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的想法.

莎士比亞說:世間是無好壞,全為思想使然.

你想改變別人嗎?你可以改變別人,問題是你願不願意做該做的事.

想要擁有健康,快樂的關係,不是去學一堆操控他人的技巧,那

些技巧的效果往往都是很短暫的.
你必須先改變對方在你心中的評價,這是一切的源頭.

你可以一輩子等待,抱怨,堅持要對方改變,然後得不到任何效果.


或者,你可以瞭解,你跟對方互動的經驗指示各種可能情況的其中之一.

而你可以開始集中心力,創造出符合你理想關係的夥伴.

當我們判斷某人是不好的,我們就在腦海裡為了這個判斷建立了一個案例,
然後一次又一次尋找支持這個看法的證據.
於是,在每一次的互動中,對方都是一個擁有這些缺點的人.

建立在負面觀感上的關係,是不可能存在在天堂的.

我們看到別人的行為,賦予他判斷,對方再依據我們的行為,
把他感受到的判斷接受過去.

就這樣來來回回,互相作用,每一次的互動都更加強了我們先入為主的看法.

同情的定義是:敏銳查覺到他人的痛苦,並希望看到痛苦減輕.

人會因為自己內心的痛苦而去傷害別人,所以布要以直覺的反應以為這些人就是壞人.



強烈嚴厲的話語,表是心虛.

從青春期的後期開始,我們就會選擇性地保留某些經驗,呼略或忘記其他經驗,
用這種方式來製造有如戲劇般得個人神話.

你洗了車子的外面,單燈頭還是不肯大放光明.真正的問題不在
外面,而是在裡面.

要擁有不抱怨得關係,重點不在學會做什麼事,而是學會當什麼
樣的人.

意測是人際關係的白蟻.


當世界碰撞時...
若是能把改變是為值得讚賞的事,而不是對彼此關係的威脅,
這個改變就會在兩人的關係中創造出讓彼此去探索的新領域.

男人跟女人結婚,以為他遠不會改變;女人跟男人結婚,以為她可以改變他,結果兩個都錯了.

當兩個人(漸行漸遠),很可能會開始只注意到兩人之間的差異,

而忘了最初互相吸引的地方.
若當初互相吸引的某些特質起了變化,兩人也可能無法放開心胸,去欣賞對方新特質的美妙之處.

把焦點放在享受彼此的互動,而非挑剔彼此的差異,就能創照和諧.





若我們能欣賞對方在那一刻的轉變,而不是哀嘆他的改變,或一心一意希望他如何改變,
彼此的關係就能達到高峰.

爭辯只是浪費時間,卻也是關係不佳的人經常做的一件事.

約翰.藍儂說:(事實裡留很多想像空間)事實個相對得概念,你

有你的事實,
跟你分享各種關係的人也有他們的事實,這些事實是各自獨立也隨時改變的,我們要習慣這一點.

我們活在各自不同的世界,而關係就是兩個世界的交流,若堅持自己的世界才是唯一正確的世界,
只會招來不愉快的關係.




苦難的根源是執著.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們的世界)是我們創造的產物,因此也可能是我們執著不放

的東西.

緊抓著怨怒只會傷害自己.不是對方.

跨出原諒的第一步是自問:這件遺憾的事帶來什麼好處?
你把痛苦帶著走,一次又一次的挖開傷口,用負面得想法和感覺
啃蝕掉自己的靈魂,
你傷害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

美國牧師福斯迪克說:(恨人,就像為了趕走一隻老鼠而燒了自己的房子.)
你必須停止燒掉你情緒和心靈的房子,你必須原諒.

原諒(Forgiving)是<給予>(For giving),是一份你給自己最好
的禮物.

不同的觀點需要溝通來磨合.
就算你贏了--也就是說,你讓對方同意你對事情描述是正確的,

只會感受壓倒對方的勝利,而不是戰勝自己真正的平靜.

以(我)為主的敘述,表示說話者承認餓次經驗只是如此,是他的

經驗.
以(你)為主的敘述,表示說話者是受害者,他再責怪另一個人讓

他生氣.

原諒他人犯的錯,尊重自己獨特的世界,也尊重其他人活著的世界.




克莉絲汀.瑪多說:(付出的人,是擁有最多掌控權的人.)

亞歷山大.潘尼說:(一段關係最終的考驗,是既使不同意對方的

看法,也能手牽著手.)


再關係中滿足自我需求...
用正面的話來表達需求,會比負面的話語更有機會得到你想要

的結果.

在所有動物中,唯有人這個動物,不願意因為達成本能的慾望就

感到滿足.

如果一段關係裡有很多抱怨,關係裡的當事人就會比較不快樂.

腐蝕大部分關係基礎的強酸--就是抱怨.
向一個人抱怨,會降低這份關係的整體活力;而抱怨對方,怎會

讓對方感覺你沒有那麼看中她,等於在彼此的關係中種下禍因.




湯姆斯.屎單力博士說:(標籤往往有辦法活化符合表事的行為)
當你抱怨某人行為的時候,對方更有可能繼續,而不是改掉那種

行為.

人會抱怨,就像嬰兒為什麼哭啼.

一段含有負面能量的敘述,焦點是眼前的問題,而不是尋找答案

.




大部分的抱怨都有帶負情緒,而這個負面情緒隱含的想法是:所

發生的一切都是(衝著我來的.)

想用負面,抱怨的話語(<你老是這樣>)來滿足需求,往往不會有

什麼改變.
要是擰正面的方式來說(<我希望能這樣>)比較可能解決問題.


這個事
表達需求時,(你可能不知道....)是個神奇的用語.這句話既能

讓你表達不滿,又不為讓你的意見顯得太有針對性.

愛不會讓人具有通靈的能力,(而且,他愛你實並不能免除滿足

自己需求的責任.你需要的東西,要由你自己去取得,
這是你的責任,不是他的責任.)

不抱怨不代表逆來順受(要求的人傻一時,不要求的人傻一世.)

努力滿足自己的需求時,一定要堅持到底,直到獲得想要的結果

.
 敷衍兩三下說:(看吧,我說過不會有用的)只會讓自己真的成為

受害者.
 向其他人抱怨要對方認同我們的困境,也是讓我們的不做為顯

得所當然.

為什麼會這樣? 跟某人出現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去找其他人抱怨

?
 儘管對目前的情況不滿意,但我們往往寧願保持不動,也不願冒

著被拒絕或被處罰的危險.
我們就像個尿布髒的嬰兒,對這每個人哭,就是不去找能幫我們

換尿布的人.

活不出抱怨的人生,擁有不抱怨得關係,並不表示管你喜喜歡,

都只能逆來順受.

滿足自己的需求天經地義的事.
然而,當你抱怨時,事告訴對方你不要什麼,而人的心思不可能

專注在一個概念的相反面,去處理這一面的問題.
因此,你必須把(不要這麼做)改成(請你那麼做).



馬可福音第四章第二十四節說:(妳們用什麼量器給人,也必須

用什麼量器給妳們).

人會不滿.多半是因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不滿會導致抱怨,抱怨引起不滿,在導致另一個抱怨,然後再造

成更多的不滿,如此循環不已,形成一個(不滿->抱怨)的輪迴.



人為何抱怨...
抱怨往往是想滿足某種社會或心理上的需求,但努力的方向月

是錯誤的.


給對方渴望得到的關注後,
它們或許就會少抱怨一點,接下癌你會發現,你也會開始得到你

想要的關注.

科瓦斯基博士說:(許多抱怨,都不是反映抱怨者對抱怨目標或

對象的真正態度,而是想要引起特定的人際反應).

這些(人際反應)可分為五點:(一)吸引注意;(二)推卸責任;(三

)激起羨慕;(四)獲取權力;(五)為表現不佳辯解.




(一)每個人都渴望的東西是(注意).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知道他

的存在,
僅僅只是讓對方了解你知奧他的存在,醉能讓他感受你對他的

重視.

人際關係不是慾望,而是需要.
讚美別人的行為,永遠是討喜的.




(二)抱怨往往用來為個人卸責.他代表的意思是:(那不是我的

工作,那不能怪我,那不是我的責任.)

最低程度的心靈成長,是老把自己當成受害者.

瑋恩.戴爾說:(你教別人怎麼待你,就會得到那樣的待遇).
你要了解,的,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你教出來的,你必須開始問

自己,
你可以改變什麼來轉化他們對待你的方式.

威廉.華德說:(悲觀者抱怨風向,樂觀者期待轉向,務實者調整

方向).
不論你處在何種關係中,你都有能力調整風帆,為關係的發展負

起責任.



(三)許多抱怨是一種偽裝,背後有著幾乎藏不住的優越感.
案是自己的優越,事實上往往透露著不安全感,利用抱怨來自誇

,
等於說:(請告訴我很好,因此時此刻,我覺得自己在這一點事有

問題的).

不是每次人家來找妳吵架,你就得跟他吵,對方的批評其實只是

想膨脹負面得自我形象.



(四)在人際關係中,很多人也會利用抱怨讓你跟他門站在一起

對抗其他人,
例:家裡有人對另一個人不滿,就可能會向你抱怨那個人,
以確定已在必要時會站在他這邊,抱怨者等於在建立權力基礎.

在人際關係中,不要隨便聽信他人的抱怨,搖擺不定,而是要弄

清事情,不讓別人左右.



(五)有些人會利用抱怨為自己表現不好找藉口,也許是在嘗試

某件事之前就這麼說以防萬一,
若實際的表現不好,他們就會以抱怨來證明這樣的結果事有正

當理由的.


想要得到別人的注意,之人之所以報怨的主要原因.

歐普拉說:(人除了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之外,在這一刻盡全力,

也是為下一刻做準備.)



瑪雅.安哲羅博士:(抱怨,讓野獸知道附近有囊中物).

莎莉.麥克琳說:(老想著負面的事,只會增加他的力量).

喬治.華盛頓.卡芣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失敗,來自於習慣為自

己找藉口的人).

處理(怒氣)...

抱怨不會讓問題改善,反而會讓情況繼續僵持,越發洩,越不滿,
問題只會越來越多;處理怒氣才能釋放負面能量,讓你釋懷.

弗郎索瓦.費奈隆說:(只有不完美的人會抱怨不完美的事,人越

完美,對於其他人的缺點,就會越溫和.越包容).



如果互相抱怨,我們進退兩難的處境會有改善嗎?要是我們其中

有人抱怨,其他人會得到安慰嗎?或覺得更有希望嗎?

生氣是負面的能量,誤會因為把怒氣丟給別人,你就不生氣了;

你反而會增加對對方的不快,
而它們的不快又會回過頭來跟你的痛苦攪再一起.反而會讓情

況更加惡化.

不是指人應該壓抑怒氣,是要心平氣和的把事情說出來,這叫(

處理).



發洩不僅減輕布塊或改善問題,會更觸動我們內心的劣根性,把

衝突視為獎勵,而想要重複衝突的經歷,換句話說;激進行為會

讓人興奮.

(處理)涉及改變,而重要的一點是:改變的是你,而不是另一個

當事人,簡單來說,就是把不清楚的地方弄清楚.

在任何關係中,你只佔了一半的位置,卻有百分之百的回應能力

,可以改善情況.(處理)是要確定你能掌握一切,看清你所有的
選擇.



要怎麼分辨你是在發洩還是處理事情?答案就隱藏在你情緒中

的能量.
例:你很激動嗎?你想確定對方是錯的,讓某人同意你的看法嗎?

想讓其他人覺得對方是個壞人嗎?覺得生氣想要反駁嗎?你想要
吵架嗎?
 希望你找來討論的人,也跟你一樣與另一當事人對立嗎?若

以上有一個問題是肯定的.你就是在發洩,而不是處理.

不抱怨
處理後最佳的理想狀態.應該是能椑益所有人才對.

重點是自己
人與人的關係,不論與愛人,家人或同事都一樣,只要有一個人

改變,整體關係的互動狀態也會跟著改變,你必須當那個最先改

變的人.

一昧的指責只會消滅你主動改變關係的能力.




別人知道這些關於你的事,你自己卻不知道,這是因為那往往就

是你不想要知道的事,你覺得那是很恐怖的大問題或大缺點,一

直在逃避.
聽別人說這些事確實存在,你或許會感受威脅,沒有人喜歡聽到自己某段關係出錯,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處理紙盒事時有關,並不會去揣測動機,也不會焦距在對方的缺

點,處理就像新聞報導一樣,只敘述事情的經過,不多做評論或分析.

發生了一件事,你很傷心,就承認你很傷心;你很生氣,就承認你

的生氣;害怕,就大方承認你很害怕;
你可以這麼說:(我覺得很傷心).(我覺得很生氣).(我很害怕).

承認.並且把妳的感覺說出來,可以讓這些感覺從幽暗處來到明

亮處,
以便有機會消散.




一個適合協助你處理事情的夥伴應該是:你非常信任的人.立場中立.能夠不介入衝突.能夠傾聽與回應.真心想要幫助你.
願意告訴你毫不遮掩的事實.你願意告訴他你毫不遮掩的事實.



亞里斯多德說:(持續特定的行為,人就會變成特定的樣子.做公正的事,你就會公正;做溫柔的事,你就會溫柔;坐勇敢的事,你

就會勇敢).
當你的行為像是一個擁有理想關係的人所表現的行為時,你就會改變;而當你一改變,也就改變了關係中的動力和發展方向.

練習和自己相處...
所有你跟他人的關係,探究到最後,其實都翻反映了你跟自己的
關係,你跟別人的相處能力.要建立在不抱怨的關係,
你必須物你所有的關係負責,因此,你要對你跟自己的關係負責

.



成長來自於面對挑戰,不斷調整適應.
心靈的成長方式也一樣,要逼自己超越目前能承受得程度,靠的

是經驗和各種困難,然後慢慢培養克服困難的能力,這就是成長

.



麥當勞的創辦人雷.克羅克說:(當你是個菜鳥時,會一直成長;

等到你成熟時,也就準備腐爛了).



亨利.米勒說:(所有的成長都是一種冒險,是一種沒有經驗輔助

,必須隨機應變的行動.)



我們來到世上是為了成長,而人生的經驗則給我們很多成長的

動力,而且,這些經驗不只是帶給我們痛苦的挑戰,往往也帶來

了禮物.

我們來人世間成長,其他人則供了我們成長的挑戰.回饋,典範

與靈感. 

感情也是要成長的
若你是雇主,雇用了一個不願意執行職務要求員工,你就必須放

他走.
若你正在處理一段親密關係中,而一夫一妻制對你很重要,那麼

背叛你的人就得離開.



若你認為之前的感情都是失敗的,你就是帶著一個(感情輸家)<

你>進入未來的關係中;食譜有難吃的食材,成品當然很難吃.
你過去的感情沒有失敗,而是完成了.

若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就不必擔心自目前的感情會重

蹈覆轍.
然而,要是你從一段感情換到下一段感情,一直出現同樣的錯誤

,就表示還有問題等待著你去辨識,承認,還有修復.



你心裡對自己掛了哪些圖片?或許想到自己,你心裡浮現的各種

畫面都跟臉的.不開心的.洩氣的.有壓力的.痛苦的事件有關,
也因此侷限你欣賞自己本質的能力.來撤換這些圖片了,回想快

樂,成功,順利的事,把這些事寫下來.

別混淆了個人特質與缺點.我們常把自己欣賞的人理想化,以為

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
而對自己沒有信心,不安,或做出自我設限的行為,但事實並非

如此.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而天賦就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絕不要跟事實爭辯.
拜倫.慨地說過:(有個辦法可以知道某些事應不應該發生,那就

是事情發生了沒).
如果事情發生了,就有它該發生的理由,只要你願意好好探索,

就一定能從經驗中獲益.只要找的夠久,挖得夠深,幾乎任何經

驗都為有好的一面.
無論過去發什麼事,你都要接受事情已經發生了,應該往前走,

不要一直覺得這一切都不應該如此.

原諒自己,相信一切都出於善意.



你一定也做過明知道是不對的事,但你在做那件事時,並不認為

那是錯的.在抽離當時的情境後,你還一直為過去得行為滿懷歉

疚,
把自己視為罪人.你為自己做過的事感愧疚.自責.後悔,然而考

量到當時的情況,以及你心靈成熟度,你只是做了當時能力所及

的事而已.
該是把妳對自己的怨怒放掉的時候了,該是原諒自己的時候了.

原諒別人很難,而原諒自己幾乎完全不可能,因為我們為自己設

下標準,
往往嚴格到不切實際的地步.
就像試著原諒別人一樣,現在你要試著原諒你自己.

開始跟這個你一輩子都擺脫不掉的人建立健康有好的關係,就

能轉換你所有人的關係.
真實無偽的關係必須從發現,原諒,讚美你真實無偽的開始,如

果你想擁有健康.快樂.互相扶持關係,就一定要從內心做起.



人際關係是為了:一.享受樂趣;二.追求成長.

紀伯倫說:(很多痛苦都是自己找的).

麥可.貝維說:(一切的原諒,終究都是原諒自己).

想改善你與別人的關係,卻不先修復已與自己的關係,都只是白

費力氣,效果也很短暫.


關乎個人,但也非關個人....
榮格:(別人讓我們不舒服的地方,都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作者說:(指責對手腐敗的政治人物,也

可能會被認為不誠實的人,愛說他人緋聞八卦的人,也可能被看

做不道德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對方聽到你抱怨別人,會認為你也有你抱

怨的那個特質?
原因是:我們很容易在別人身上看到那些我們不知道自己也具

備的特質.

人際關係幫助我們成長,而成長就是發現自己需要修復和改變

的地方.只有改變,才能成長,
而與他人之間的衝突,會一次又一次讓我們看到自己需要改變

的地方.
想要抱怨別人時,應改先找找自己否也有同樣的行為.

別把行為抱怨當做人身攻擊;


人的不滿通常可分為五大類:
(一)行為(關於對方的行為,或對方缺少的行為)例:<你又把襪

子丟在地上了>
(二)個人特質(關於對方的個性或觀念)例:<你真是多嘴婆,老

是說個不停,都不聽別人說話>
(三)表現(對方表現某行為的方式)例:<你那顆樹種錯了,洞應

該挖深一點才對>
(四)抱怨(關於對方的抱怨行為)例:<你老是對我抱怨東抱怨西

的>
(五)個人外表,例:<你的頭髮亂七八糟,你到底有沒有洗頭阿>
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抱怨都起因於對方做或沒做件事,雖然絕大

多數抱怨都是關於某人行為,但聽到抱怨自己的話語,
人通常會當作是人身攻擊,換句話說,((報怨的事行為,但聽在

被報怨的人耳裡,這些話就是對她們的輕辱))
當你針對某人表示意見時,務必表明你並不是在批評他的個人

價值.

改進的事你的行為,而不是你的價值.


我們的行為往往是童年感情創傷的證據,在人生的成長中,意味

著發覺救傷口而加以處理.

不要放棄改變的選擇權.
人際關係裡的問題可能很難纏.很嚴重.甚至很可怕.但問題出

現,是為了得到修復,而且是用愛來修復.

我們改變,對方就會改變.當我們承擔起建立關係的責任時,就

給了自己改變關係的力量.這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力量,
我們可以建立衝突不斷的關係,也能建立不抱怨的關係,選擇權

握在我們手上.我們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只要願意負起責

任,就能有效轉換.

愛因斯坦說:(人是整體的一部分,我們稱這個整體為宇宙,而人

是宇宙裡受到時空限制的一部分.人感受自己,自己的想法與感

覺,
以為自己是跟其他部分分離的,這是一種意識的錯覺,這種錯覺

是禁錮我們的鳥籠,把我們束縛在個人的慾望理,只對少數親近

的人有好感,
我們的任務應該是擴大我們的同情心,擁抱所有生命以及大自

然的美好,將自己從鳥籠裡釋放出來).

派特.帕瑞利說:(大家都想要事情更好,但沒有人想要事情改變

).

把最大的問題化為最深的福份...


莎士比亞說:(布魯圖,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關係是沒有盡頭的,或許有一段特定的關係會結束,但關係永遠

不會有盡頭;只要存在,就會產生關係.

痛苦與不滿是靈魂成長自然會有的一部分,拒絕這些,就是拒絕

成長.然而,製藥業卻利用不安與不滿這類在正常不過的經驗,
製造了一大堆抗憂鬱藥與抗焦慮藥,麻痺我們的感覺.

沒有問題.掙扎.不安.不是人生,而是死亡.

你不能只是決定你想要快樂的關係,你必須把這個目標當作你

絕對不會改變的企圖,並堅持到底.

愛默生寫道:(不論做什麼都需要勇氣,不論你決定怎麼做,都會

有人跟你說你錯了.總會出現一些困難,誘惑你相信批評你的人

才是對的,
規畫行動並且堅持到底,須要跟士兵一樣的勇氣.和平會有勝利

的一日,但是需要勇敢的人去爭取).





In The End



你要創造什麼樣的人生是由你來主宰,而不是情人,朋友,家人.
人生總會有很多的苦難~難題~瓶頸~而你選擇對的方法去解決

嗎?還是放任你繼續惡化呢?
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我不依定要跟他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但我也不需要把她當敵人~隨時放大他.

也許很多人都不懂為什麼她們怎麼會這樣對待我.為什麼批判

我.隨時隨地把自己想刺蝟一樣帶著防備.
你怎麼從中獲取經驗跟成長呢!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1

聽到了

聽到你的嚎哭聲
是電波 還是真正的音波
不重要

我真的知道了
不是你對我錯的局面

只想 咬緊牙關衝過去

在如夢的塵世
是夢不是夢
我實在開始難以分辨
不如
倒頭大睡
讓我在你的夢中

Friday, September 02, 2011

飄飄然

工作結束
放假

有人錫自然 飄飄然

最好唔好完

Sunday, August 07, 2011

步伐

我爸爸曾經常投訴媽媽和我們的步伐不太一致
自細到大
基本上
她都會一支箭衝前去準備好所有事
永遠不會慢慢行
有時 我也會感到爸爸比較少身體力行的承擔

年略長 更能體會其實不是明顯易見的身體力行
也會是承擔的一種
我太像媽

安靜
忍耐
聆聽
欣賞
還有更多好的
有建設性的

大抵是一種關係
建在磐石上
我明

Friday, July 29, 2011

忘記了 很多遺失的


旺角的街頭
忘記了 這些重覆的動作

巴士擦過
將我從現實拉回來
雨停了 地面仍舊是濕透的

我站在旁邊觀看

值得
還是不值得
彷彿只有我一個人知


回到基本步

心裡很平靜
我開始相信緣份

很多很多時
都身不由己

是的
我應該興幸
我應該知足
這是我的命

Monday, May 30, 2011

輾轉

有數個原因


其一是習慣了23:00-01:30的小休時間
真是無法改變回來
醒了就是醒了

只是現在不再要等電話
不再要三更半夜吃風

有時我會想念那個時候 夏天悶熱天又到了
街上仍舊是一片黃光

那頭的
夜半
船的哀鳴依舊

Friday, May 13, 2011

12/05/2011

好了

從來都不知道 是怎樣的

可能是太激動
可能是太痛
可能是睡得太少


只是感覺得好頭痛
身體動也動不了
眼前只看到前面的東西
只有彌敦道的巴士

良久 看一下錶
知道自已發呆了20分鐘


嘗試找個地方 坐下
想試吃點東西
看到這個牛肉飯 竟然有想吐的感覺
然後眼前一黑
什麼也看不見

我一個人 突然覺得有怕
其實馬路就在外面5米 吸一口氣 忍一忍
但是做這個動作也十分困難
又等了一會
只是可以維持多10分鐘 馬上失去知覺

過去的4個小時
不是想睡的感覺 是想動也動不了
什至想打一個電話 也打不了
或者 根本沒有誰可以幫到我




好可怕


差點在街上暈了

不敢做任何事去搏你關心我
對不起 我真的接受不了
真的好痛 我只可以打兩粒字自我安慰

是有點崩潰
只有懦弱和心煩
什麼都沒有

Sunday, May 08, 2011

速度問題

你今日特意打來告訴我關於速度的問題

其實 有趣的
在潛意識內 把那份急躁放下
是永恆的 功課

有趣地
真的是應該有幾千次幾百次你在提示我

為什麼就是要那麼趕
為什麼就是要走得那麼快
又不見得有什麼成果

對了

如果我明知黃昏才會有魚
真的不用飛快地趕住去

如果這個是永遠一直下去的事情
我應該要好好想想
一點一點慢慢地去耕云

如果揠苗助長 又會淪回那個轉裡面

多點耐性

Saturday, April 30, 2011

夜鬼

最近不知怎樣
總是有訓街的感覺
一樓其實只和大斜路相差幾米
每當有蒲精行過 通常是幾個人
都會把我嘈醒
天氣熱 不想開冷氣
只可以開窗

那個車聲人聲都根本無可避免
在可以擁有的都有了
還是 仍是要不斷追求更好
可以安於本份一點
心癢癢改變可能又換上惡名
其實,
只想做多些做好些

又或者是
明知故犯
不入虎穴
豈知非福

Tuesday, April 19, 2011

D1 in 116Eilot hall

back to the research based work

havent read books, english books- really academic ones for quite awhile
is challenging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thankyou.

Sunday, April 03, 2011

可以怎樣

一個人的境界可伸展到哪裡

我可以怎樣

我在這個空間可以怎樣

絕大部份時間我也覺得感覺很差

什麼也不想做
但其實做一些東西充撐一下會好一點
不用再胡思亂想

當擁有一切就會失去所有

一點都不平靜

知道不可以維持這狀態
但我很想認輸
一點力氣也沒有

遇上喜歡的人
遇上喜歡的工作
都永遠是沒法維持

恨什麼
怨什麼
我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可以怎樣

Thursday, March 24, 2011

講起排戲

有一個工作上的朋友說他六月會有自己執導的一套劇會演出,很替他高興。

又有一個舊朋友就在家某角落尋回我曾幾何時寫的劇本,她說: "有某一兩個劇本我是想來想去都不知自己演那個角色(可能太配角,哈),你當然都是主角之類的。"

我覺得好有趣


今日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我會是一個演員或者一個導演,包括我自已
那個只是我曾經很努力研究的東西
是一個改變我對世界的了解的機會

是一個起點

也許 我今日已在忙碌生活 忙碌工作
但我會為
我曾經是對自已充滿信心而感恩

今日 我感到無限困惑
原來 我一直都好努力
真的好應該欣賞自已多一點

quote一句:不要怕 只要信

Saturday, March 19, 2011

你晚上的來電
原來是何等寶貴

Friday, March 18, 2011

將來

關於打算將來

恐怕實在是沒有很多將來可以打算得到
這個是我十五年前的想法
無可否定 這個早已根深蒂固的想法
一次又一次被很多事物再肯定 確立

我想做製作是我十五年前已想做的事
只是那個時候 沒有足夠的知識去了解這是什麼的一回事
好了 雖然還要再給給力 現在總算是在做了

我想離開衙前圍道是我十五年前已想做的事
只是那個時候 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獨立
好了 雖然還努力堅持住 現在總算是在做了

我想和家人和睦相處是我十五年前已想做的事
只是那個時候 沒有足夠的智慧去溝通
好了 雖然已是各散東西 現在總算是在做了

我想和那個喜歡的人努力生活是我十五年前已想做的事
只是那個時候 沒有任何足夠的條件
好了 到了現在到我明白多了一點 總算是在做了
為什麼我仍然還是差了一點點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為什麼
為什麼我怕

如果這些 我有的一切 關於我的所有都在瞬間消失 我會怎樣

到了現在 我可以為自己打算一下嗎

昨天 P說了一堆理財的事

我是要為自己打算一下了吧
我是要為你打算一下了吧

關於將來 我今日仍要繼續努力

Tuesday, March 08, 2011

i believe in effort+miracles

唯獨你是不可取替

曾聽說有許多戀愛 沒有結果
卻剩傷心者感慨 令我都刻意避開 是我不敢相信真愛
但你不惜真心真意對待 竟令我再感到意外
讓我獻出全部熱愛 全面喝采

如果今天將失去 眼前的一切 剩低清風兩袖也不計
唯獨你一個是不可給取替 是我生命裡的一切 Wooh
如早知今生跟你 有幸可相愛 在當初應更努力為未來
其實我知道 是可一不可再 下半生准我留住你 一直相愛

誰似你這般欣賞我 誰也說不上你一般清楚我
問我可需要甚麼 願你終身交托給我
讓我一生好好把你照料 請讓我體恤你需要
讓我獻出全部熱愛 從來沒缺少

如果今天將失去 眼前的一切 剩低清風兩袖也不計
唯獨你一個是不可給取替 是我生命裡的一切 Wooh
如早知今生跟你 有幸可相愛 在當初應更努力為未來
其實我知道 是可一不可再 下半生准我留住你 一直相愛
其實我知道 是可一不可再 下半生准我留住你 一直相愛

Saturday, March 05, 2011

在北京城的最後一夜

京城 這個地方 對於我來說 有好多好多回憶
很多年前 我很想很想在這停留

那年
又是冬天 從上海回來 剛剛下完雪
比較冷 我猶記得那些風吹的刺痛

又好幾個春夏秋冬
上天對我不薄 總不讓我在極至嚴寒的大雪天停留
我感激

在北京的這些日子裡
除了認識了整個城市 跟住在這城的人混熟
很多熟識的面孔 很多來自四方的人
感激每個人都對我很好 工作上 空閒時 很多很多都寫在心上

然而 也有些很不快的事 不過都過去了 如煙飄走 如水潑在地上蒸發掉

在這個京城的那條燈柱之下
我做了一個決定 一個改變了我許多想法的決定

到了今天 在北京城的最後一夜
仍然覺得那一天我在這裡
看似一時衝動
感覺荒謬 魯莽 不夠成熟的這些這些決定
對於我來說 變成了最重要
我不可能忘記 不可能錯過 也不會後悔

仿似太多淚水 卻忘記了那些笑聲 那些吹住風日盼夜盼的日子
可能你忘了
可能連我也忘了 那個衝在路上大聲唱歌的日子

可能根本沒有可能

事實是 我們在這窄巷相逢
如果你仍然相信
那飄著雨的流蘇仍然會在
天可能仍然陰
那兩條魚亦仍然在水巷中游著

而只會是那兩條魚,沒有其他可能

Saturday, February 19, 2011

好想比心機做好工作

我好想可以安安定定做好份工,唔該

最近成日會聽到側田的這舊歌

最近搭車時 又LOOP番側田

你上次在K時問我 為什麼我會狂笑?

我有今日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so much
Oh I hate myself for falling back in love
Never been good at words I wanna say
I sing my love for you
I'll just let the music make sweet love to you

曾經 和你因工作一起遠飛
但我還未知心中有你
仍為了別個她魄散魂離
因她 無法得到因此心已死
我便自卑 不敢抖氣 已經苦得想死
遑論有天居然愛你

直到一天 共你相見
被我知你從上次開始接觸 便已就似觸電
猶如得到 星光的加冕 我沒被討厭
多得有你 我終於有這天

多麼憎我太慢才識你
我更加不想勉強地去親你
是你喜歡我 當然都愛你 和她不敢去比
仍舊答謝你 有你的眷戀 令我也有了生氣

多麼憎我試著迷戀你
我怕想擁抱你也為了出氣
願我拋開過去一心愛你 忘掉她的氣味
若我敢再記起 對不起了你

如果 和你一早得到好結果
沒法明白單戀的痛楚
難道我樂意得到折磨
而不過 從我跟她苦戀的最初
縱沒成果 顛倒的我 滿足比傷心多
難道愛辛苦方似我

多麼憎我太慢才識你
我更加不想勉強地去親你
是你喜歡我 當然都愛你 和她不敢再比
仍舊答謝你 有你的眷戀 令我也有了生氣

oh 終於得到了被愛
oh 無論興不興奮當天已不在
願你終於變了一生最愛 連我悲觀也改
沒有舊人存在 放心給你愛

做人或者 不必要得到最想
如為快樂設想 就祝福我倆

如果你問什麼是愛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有點難
因為期望自已做到要很多時間
所以也要給時間人家

不隨便放棄
不輕易發怒
然後是忍耐忍耐忍耐忍耐


如果我可以愛自己多一點
一定要更有耐性

好亂好嘈好嘈
一點都不安靜
帶了一個沒有聲音的headphone
覺得四周圍都好嘈

我希望我的心可以安靜下來

夜裡的街特別安靜
那種不安盤旋

翩翩地在遠處美麗著 不可及 不可觸
一伸手 驚破了那珍藏的夢

Wednesday, February 09, 2011

你問了我一堆問題

要思考一會

Next Roll in 100:53...






70025060



今日又發生好多無聊的小事
忙完一大團
其實都係無咩野 跟住個頭痛到爆
訓左一陣



結果因為猶豫左一個鐘
果四支雪茄就貴左200蚊
都其實唔係我D錢
而且都一定係要用

只係 原來都可以再輕鬆D

唔應該成日都因為無謂既小事咁緊張
Relax~

強迫症

患強迫症每天洗澡20小時 怕菌英女猝死家中

(明報)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英國 一名患了強迫症的40歲女子去年猝死家中,她的父母因「誤殺」罪被捕。兩人透露,女兒過去18年飽受強迫症困擾,極害怕接觸到病菌,一天要洗澡長達20小時。

40歲的漢考克斯(Samantha Hancox)去年5月被父母發現死在家中椅子上,驗屍證實死於脫水及皮膚感染。她的父母其後被警方以「誤殺」罪(manslaughter)被捕,他們暫獲准保釋,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兩人周日透露了女兒生前的痛苦病况。

怕接觸病菌 除就診18年不出門

漢考克斯的父母指出,在漢考克斯10歲時,一名親友食物中毒身亡,其後其祖母又去世,令漢考克斯開始患上嚴重強迫症,非常害怕接觸到病菌。14歲時她退學留在家中接受教育,3年後因強迫症被迫放棄正在修讀的法律課程。

他們聲稱,漢考克斯長期隱居在家,過去18年間,除了到醫院就診外,漢考克斯只離開過家中一次。她每天都會花上近20小時淋浴,要求把家中所有物件包裹起來。若父親外出過,就要先換衣服,或是把衣服脫得只剩內衣褲後才能進屋,有時漢考克斯甚至要求父母將曾外出穿過的衣服燒毁。隨著病情加深,她經常洗手,又會在手上套上襪子。在去世前幾年,她更只准許父母進出家中,務求家居「零菌」。

曾去信貝理雅 父轟當局未協助

在漢考克斯去世前5年,她的精神狀態嚴重惡化,拒絕任何醫護人員探訪,亦害怕獨自出門。直至去年5月,漢考克斯拒絕進食,骨瘦如柴,並出現皮膚問題,最後病逝。

漢考克斯的76歲父親批評當局對女兒的病情缺乏幫助,「我們曾嘗試求助,但精神科醫生只是不斷前來為漢考克斯評估後便離去。她曾短暫入院數次,但對她並沒有帶來實質幫助。我們甚至曾去信前首相貝理雅求助。」漢考克斯母親說,女兒曾經希望接受精神治療師診治,但始終未獲安排。

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

Sunday, February 06, 2011

追加:社評

有償採訪是傳媒大忌 環保觸覺要懸崖勒馬

(明報)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學生去年底以「學生實習電台」記者身分邀約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訪問時,被要求「做義工(來)換訪問」,學系以有違基本新聞採訪原則拒絕,結果環保觸覺將樹仁新傳系列入「黑名單」,不再接受其學生訪問。我們認為,任何新聞採訪,一旦涉及金錢或實際利益交換,不論是記者收取報酬才報道,還是被訪者收取報酬才接受採訪,報道內容的公信力都會大打折扣,故有償採訪是傳媒的大忌,樹仁學生拒絕這項無理要求,絕對合理。信譽是壓力團體贏取公眾信任的基石,環保觸覺應懸崖勒馬,盡快取消相關安排,否則其公信力勢將受到質疑。

收受利益才願受訪

訪問內容勢受質疑

對於今次事件,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回應稱,2009年起有大量學生邀約訪問,令團體難以應付,因此訂下政策要求所有學生訪問後均須做服務。譚凱邦這番回應的理據,並不合理。

有償採訪是傳媒行業的大忌,是業內人士必須力拒的底線。其中一種有償採訪,是被訪者希望傳媒正面報道其訊息,故向傳媒派發有形或無形的利益,如派紅包、購物優惠等。這種手法在內地甚為盛行,但性質形同賄賂,等同花錢收買記者,把吹捧被訪者的宣傳廣告包裝成公眾誤以為是客觀公正的報道。這做法嚴重損害傳媒的公信力,任何新聞系學生都知道,這是絕對要不得的做法。

這次環保觸覺提出的是另一種有償採訪。環保觸覺要求記者答應提供義工服務,才接受訪問,這種有條件的所謂「義工服務」,根本不是「義工」,而是「有償勞動」,其性質等同被訪者要求收取金錢利益,才願意接受採訪。

一旦被訪者接受採訪會得到實質的利益,被訪者很易會把自身的經歷誇大,以博取更多的採訪機會,進而賺取更大的利益。一旦採訪涉及利益瓜葛,採訪的內容就不純正了,採訪與被採訪的一方都會受到質疑。報紙或電視新聞經常出現的人物專訪,傳媒絕不可向被訪者提供報酬,否則被訪者就有極大誘因「作大」。

受過專業傳媒訓練的人都知道,若要邀請專家學者接受訪問,只可提供車馬費,不可提供直接報酬。若專家學者收取報酬,就必須向觀眾交代,其身分已變成「客座主持人」或是「評論員」,身分已由被訪者變成傳媒僱員。傳媒人對這麼細微的分野如此著緊,正是因為公信力是傳媒的命根。

同樣地,信譽也是壓力團體贏取公眾信任的基石。如今環保觸覺要求記者提供勞動服務才接受訪問,勢必令人對訪問的內容產生懷疑,質疑團體與哪些傳媒有特殊利益關係,會否因為個別傳媒付出較少,受訪時就不盡不實。最終,環保觸覺只會自毀公信力。

此外,過去從未聽聞環保觸覺對傳媒有同樣的要求,如果這樣的做法只是針對極之需要培育的學生,則更為不妥。樹仁大學學生雖然不是正式的記者,但其採訪過程與正式的傳媒無異,加上香港的傳媒根本沒有正式註冊制度,任何人也可以成為記者,故學生電台記者的身分,其實與傳統媒體的記者沒有分別,環保觸角應一視同仁。

應接不暇可拒訪

樹仁學生比譚凱邦更專業

如果譚凱邦認為學生媒體記者的準備不充分,提問不專業,又或是自己工作太忙應接不暇,大可拒絕接受訪問,絕不可要求學生提供所謂的「義務勞動」。在這次事件上,樹仁學生的表現,比譚凱邦看來更為專業。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Thursday, February 03, 2011

重讀剪報:從環保到上位

未訓 睇到一則有趣的新聞令我再重讀幾篇剪報

我在FB是有留意呢個環保觸覺的組織﹣的確是令我知道我“不應該”去食藍旗吞拿魚。
但是,究竟我食不食板長是否真的可以幫到那些可憐的瀕危物種呢?有時,我都會懷疑。

世界太多資訊,根本都無時間去消化。

回到正題,我是看到那則:“「環保觸覺」要求做義工換訪問 樹仁學生堅拒 三大新聞系斥不妥”+“譚凱邦:應接不暇 成功減訪問”而感到不安。

內容是這樣的:一個機構因為無人手,所以要求來做訪問的大學生/中學生免費做義工宣傳該組織,而引至和樹仁新傳系交惡。即係以後唔使指意你來做訪問。機構的負責人指出因為太多人要求訪問,希望得到“等價交換”幫幫手。

表面上,是好似好正常,但你再留心看看:

“... 樹仁新傳系3年級生翁同學去年底以學生實習電台「新傳電台」記者身分,聯絡環保觸覺邀約譚凱邦就屯門區興建焚化爐一事接受訪問。她表示,負責職員要求她為環保觸覺做義工最少3小時,並需先發電郵給機構,表明有意做義工,獲機構回覆同意後才提交採訪大綱。”

其實,將該機構的服務/目標向公眾(或同學)宣傳已經是幫他提升知名度啦。正如文內其他學院的老師所講,「若機構不願接受訪問,可直接向學生說不」。為何要又食又拎呢?不是妨礙新聞自由係咩呢?


再引:“... 譚凱邦慨嘆「好人難做」。他解釋,兩年前教育局推行新高中通識科後,「差不多隔日就有學生約訪問」... 推出措施後成功減少接受學生訪問的次數,以過去一年為例,在100名約訪問的學生中,有20人因訪問後要做服務而放棄。餘下接受條件的80人,只有約60人履行承諾為環保觸覺做服務,20人則對服務一事不了了之。"

"... 他堅持仁大學生代表校報訪問並非真正新聞工作者,待遇應與中學生一視同仁,交易條件都是為「篩選有心的學生」..."

拿拿拿! 重點來了,令我感到極度不理解的事,這個機構推行的所謂政策根本是自己利益行先,講咩我為人民服務!對我沒幫助的,猶如垃圾。因為這些要教育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佢係邊位,無助於其提升知名度,又花大量時間。其實,真係人之常情。但我不明白,為何樹仁新傳系會同佢交惡。我諗左一陣,再睇番呢個譚凱邦係咩水?

成功推行麥記無吸管日的譚凱邦,同我一樣都是80後的。明顯地,佢亦都是一個將自己打入政界的人。我不會懷疑他對推行“環保”生活的熱情。但如果某年某日之後,他再參選,我有可能成為他的選民,就會認真考慮他的推行“環保”動機。

都不是第一次:

09年8月,蔡子強寫左一篇“小心莫變成環保塔利班”去講:

“...據報道,該節目的內容是要求藝人以不同姿態,通過迎面而來的超大型發泡膠板,若失敗便會被撞落水池,節目中每一回合,均需使用一塊2米乘4米乘20厘米,體積約為1.6立方米的發泡膠板,每集使用多達5至6塊。該環保團體認為這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要求永久停播該節目。該環保團體亦同時批評無線電視的另一節目《美女廚房》,因嘉賓害怕以及不懂屠宰那些作為食材的動物,而殘忍虐待動物,使動物在惶恐中死去;而另一個節目《獎門人》系列,則是「無衣食」,節目中的環節,往往出現食物飛墜地上,以及浪費大量忌廉等場面。該團體因此亦提出,這兩個節目也應一併作出檢討及改變。"

"...我看了這段報道後心裏不禁納悶。

對後兩個節目作出「改良建議」,我還可以接受,但要求前者「停播」,是否就有點流於霸道呢﹖

按該團體的邏輯,香港電影業界,以後便再也不能拍攝那些過往最擅長的諸如連環撞車,以及爆破、火災等片段,因為一樣會造成(甚至更大)的浪費。而荷李活那些億萬金元大製作的災難片,更是罪大惡極。

你可以認為這類節目無聊、趣味低俗、bad taste,自己抗拒不看,又或者鼓勵別人不要看,但鼓動輿論,施壓要求停播,則是另一回事,因為這會牽涉另外一些價值及原則,如創作自由、廣播自由等。

我們必須要有很強、很強的理由,才可以要求電視台停播一個節目。因為大家必須知道,如果今天我們可以以環保為名,振振有詞的要求禁播某類節目;那麼明天別人也可以以愛國主義為名,用同一種推論手法,理直氣壯的施加政治壓力,要求停播別些節目,例如《鏗鏘集》。有時他們鼓動民粹主義的能力,遠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強,看看內地「憤青」的百態,大家便可想而知。
你或許會辯說自己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環保小團體,不要渲染來自你們的所謂政治壓力。但我想指出,在未來與當權者就種種言論、新聞、創作自由,所作出的抗爭當中,往往就是有賴於類似無權無勢的公民社會。我敬重當中每一個民間團體所作的貢獻,但也希望大家小心,今天踏出的一步,可能會授人以話柄,令到未來的抗議變得軟弱無力。

希望社會能包容

美國右派的一個慣用把戲,就是加鹽加醋,渲染來自某方面的危險,並以此為藉口,從而收緊民眾的自由與人權,反恐便是箇中的表表者。我們在推動環保時也要小心,切勿墮入同樣的圈套,凡事上綱上線。
近日我真的驚覺香港正慢慢出現這種危險,正如前幾個禮拜我寫過,禁煙便是另一例子。大家都不會反對,吸煙不單危害健康,二手煙更會牽連和影響到其他人,但在限制抽煙行為之餘,是否也應該包容一些呢﹖正如我提過,在筆者任教的大學,以及所居住的屋苑,亦實施全範圍禁煙。其實在兩處地方,都存在大量露天和空曠的地帶,通風不存在問題,在戶外吸煙對別人影響不大,為何要如此「趕盡殺絕」,我也不能理解。更為變本加厲的是,如今更有人主張進一步立法讓全港禁煙。
環保是好,不吸煙是好,但最好透過「講道理」的方法來說服其他人,而不是以霸道的方式來逼人就範。如果我們慢慢接納了這種輕易便「不准這不准那」的邏輯,當有一天民粹主義的狂熱在香港捲起的時候,民眾便會對一些橫蠻以至粗暴干預自由的做法,習以為常,以至麻痺。

海耶克說過:「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所鋪成的。」

我一直相信民主的其中一個重要本質,就是──多元社會,沒有一個唯我獨尊的絕對真理,容許不同價值同時並存,當中努力求取一個平衡。

我不希望大家只看到一些政治正確的大原則,就熱血上腦,義無反顧,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如果有一天我們變得像美國一般,事事追求政治正確,常常把原則和指控無限放大,那只會是一個令人十分窒息的社會。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包容。

如果明光社要求港台電視節目《鏗鏘集》不應該拍攝和播放同志日記、一連串不准這不准那的舉動,會被人視作「道德塔利班」;那麼我們也千萬要小心,在推動環保之餘,諸如要求永久停播《大咕窿》之類的節目時,自己會變作「環保塔利班」。"


我睇到呢一個位,真感覺到被人利用左。如果RICKY SAN 用300萬買藍旗吞拿魚提升其公司的名氣,呢個譚凱邦就係用呢D不知所謂的理由不停地將人洗腦。你知啦,環保是大熱,現在又推行新高中通識科,真係一條好好的客源。見到其競選海報用環保為題,真是極為嘔心。我討厭這些抽水的行為。正如明光社成日出來抽水一樣。有正經事又唔好好做,就是搏名氣。如果講環保份子周兆祥就比較有說服力,起碼我真係見到口口聲聲要爭取的是會實踐的。講番那個“無吸管日”,究竟有幾多食麥記的人因此用少左膠吸管呢?我真係見過有職員係“無吸管日”派吸管﹣咁呢個人同特區政府成日比人鏟個樣:“每每事件都會淪為政治SHOW” 有何分別?

將政治、政策、媒體混合於一起有理無理都講一餐是否就是今日的風氣。這些根本就是暴力:作為一個小市民,我不受這些事影響的可能只有一個﹣I will just shut my ears up. 太累太重了。

YEAR OF RABBIT

IS TIME TO FIX THE FALLING APARTS

I WILL TREAT MYSELF BETTER
AND STAY HEALTHY

兔氣揚眉

自己的功課
自己做

Sunday, January 23, 2011

康復進度

其實一切都跟住我的計劃
奇怪地 當有著各種變化都跟住計劃走

好順利


12/16 進行手術
12/18 出院
24/12 開始放棄士的
29/12 拆線
4/1 第一次物理治療,4以5度,可行得平路無大問題
6/1 第二次物理治療,70度,穿TugGrip
10/1第三次物理治療,90度,傷口疤開始減腫
12/1第四次物理治療,100度,開始比較少痛
20/1第五次物理治療,120度,可以上到樓梯,落樓梯差DD

其實都算OK。
希望可以加強力量,可以增加行路的時間。

Being too Emotional

This is something very devastating.

This is something kills me all the time.

This should be under my control.

Saturday, January 22, 2011

le mont saint michel

i received a hello from afar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悠長假期之後

我這個半奮鬥mode也維待了一段時期

我想又差不多要開動了。


不過
等我病埋呢幾日先。
sneezing......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超越

並不是要超越誰
只是想超越自已


我可以做得到

在你黑到發亮的曈孔
看到我有多堅定

有時
我會覺得愛可以超越很多東西

Sunday, January 09, 2011

The Moment of Truth

就睇呢一刻
是一個考驗

Saturday, January 01, 2011

happy new year 2011

我的新年願望是
O 可以快點拍拖 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