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5, 2008

方志恒﹕希望政治


方志恒﹕希望政治 (明報) 01月 09日 星期三 10:20AM

That's why I'm running, Democrats - to keep the American Dream alive for those who still hunger for opportunity, who still thirst for equality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大選正式開打,民主黨參選人奧巴馬在艾奧瓦州旗開得勝,為入主白宮踏出重要一步。

數年前,奧巴馬僅是伊利諾伊州一名小小的州議員,他如何在短時間內登上全國大舞台,成為當今美國最炙手可熱的政治超新星?

奧巴馬:希望批發商

拿破崙曾說過:「領袖就是『希望』的批發商」(A leader is a dealer in hope)。奧巴馬極速走紅,正因為他是一名出色的「希望批發商」。

04年民主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當時寂寂無聞的奧巴馬獲安排發言,為總統候選人克里造勢。奧巴馬以《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為題發表演說,大談「希望政治」。他呼籲民眾要重拾美國的立國精神,重振不論出身、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出頭天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演辭裏有這麼的一段:

「希望──在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希望。在動盪的時候,我們需要希望。我們需要無畏的希望!這是上天給我們最大的禮物,亦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所在。」(Hope - Hop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Hope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The audacity of hope! In the end, that is God's greatest gift to us, the bedrock of this nation.)

奧巴馬慷慨激昂的演說,感動了不少美國人,令他一炮而紅,瞬間成為全國人氣之王。不但隨即以高票當選參議員,繼而再乘勢參選美國總統。

奧巴馬能夠在短時間內崛起,固然要歸功於他出色的演說技巧及政治感染力。但政治家畢竟不等同於演員,如果沒有能夠打動人心的實質內容(substance),即使表演能力如何出眾也是徒然。奧巴馬的成功之處,在於他能夠將「希望」這個老話題,重新包裝成符合當今美國民情的政綱,令經歷了布殊 8年「苛政」、渴求改變的美國人,找到了新的希望及方向。

從American Dream到香港夢

奧巴馬所講的美國夢,對香港人可謂毫不陌生。

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全面擴張,為各階層市民帶來前所未有的「向上流動」機遇。香港被塑造成一個不論出身、人人也有機會向上爬的社會。這種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香港夢」,成為整個社會所信奉的主流價值。

回歸十年的香港,形勢已經逆轉。縱使現時市面一片好景,年輕一代卻慨嘆上位機會愈來愈小,「世代之爭」漸成事實。特首曾蔭權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大談「香港新方向」,現實卻是香港正在重複過去炒股、炒樓、搵快錢的泡沫經濟。在貧富懸殊不斷惡化、中產階級逐漸流失的今天,昔日的香港夢已經幻滅。

當前香港社會的最大隱憂,是社會流動性不斷萎縮。在高度傾斜於金融業的發展模式下,只有少數高學歷、專業精英能夠受惠;大多數的低下階層及普通中產,卻有搵食愈來愈艱難之嘆,更加看不到「向上流動」的希望。

怎樣創造一個有利於社會階級流動的環境,令一般民眾能夠重拾樂觀向上的精神,是特區政府 必須正視的課題。否則,香港的發展只會變得愈來愈畸形。

在最近一個競選集會上,奧巴馬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之所以參選,是要重申美國夢,為那些仍然渴求發展機會、追求平等的人創造希望」(That's why I'm running, Democrats - to keep the American Dream alive for those who still hunger for opportunity, who still thirst for equality)。

這番話,不是同樣適用於香港嗎?香港需要一個像奧巴馬般能夠激動人心、振奮士氣的「希望批發商」,更需要一個能夠告訴我們新方向的「希望政治」。

網誌:http://brian-fong.blogspot.com


延伸閱讀

作者:Barack Obama

書名: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作者是城市大學 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