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08, 2009

在職貧窮愈來愈多 宜給援手免成包袱

(明報)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財政司 長曾俊華 上月底宣布168億元「派糖」方案後翌日,立即表示不排除今年內再次推出措施協助市民紓困。這一輪派糖安排最為人詬病的地方,是沒有着意協助努力謀生、不願伸手拿綜援 的在職貧窮戶,反而倒過來不論需要,向所有綜援戶多發一個月綜援金,迹近胡亂花費,明顯有違政府長期宣稱鼓勵綜援戶脫離綜援網的基本政策。更教人憂慮的是,政府至今仍然無視已多近40萬的在職貧窮者的困境。若社會再不對這群努力自食其力的低下階層施以援手,勢必磨滅低下層自食其力的意志,為社會埋下更大的長期綜援包袱。

最新一次168億的派糖措施,不單被指是政治決定,為求民眾在六四 及七一時不要上街,也在社會上引起不少矛盾。未獲派糖的「三無人士」(無申領綜援、無物業、無納稅者)認為政府遺棄他們,把錢派給不應獲協助的人,援助被分薄了。這種矛盾,自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前思慮不周的結果,以致未能推出一整套全面及有理念的紓困措施,放眼長遠的需要。

曾俊華在公布紓困措施後的記者會上,被記者問及紓困措施未有惠及「三無人士」時,他板着臉反問說﹕「你有無咩嘢好嘅提議吖?」這番話背後的意思也許是,要找出這些人士並不容易,不過,這說法有商榷餘地。

這次紓困措施其中一項是公屋免租兩個月,主力協助弱勢社群的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就指出,要找出未能在這次派糖中受惠的人十分容易,在公屋輪候冊上的家庭不少正是這類人士,政府絕對有能力找到這批需要協助的階層。

此外,政府另一個備受批評的地方,就是向領取綜援人士發放「雙糧」,但未有領取綜援並努力工作的在職貧窮人士,政府卻未有照顧。事實上,自回歸以來,每月收入低於4000元者已不斷上升。2004年以來,香港經濟大幅反彈,但這群人的數目一直高企不下,如今已接近40萬之多。

在職貧窮趨嚴重

政府應重點處理

根據統計處的數字,1997年月入低於4000元的人士只有22.56萬人,但到了去年,此數已躍升至39.44萬。其間,香港的生產力增加了23%。這充分說明了,香港有大群人未能分享經濟成果。更重要的是,當2003年香港經濟因SARS 疫情衝擊而掉進谷底後,月入少於4000元者,便攀升至2004年的41.33萬人。其後,香港經濟好轉,這群人確實減少了,但4年多以來,其實數目一直徘徊於40萬上下。「結構性貧窮」問題明顯存在於香港這個表面上十分富裕的社會裏。

若我們再分析近期一點的數字,便會進一步發現,金融海嘯令問題進一步惡化。2008年第4季裏,月入低於4000者有39.7萬人,但到了2009年第1季,已上升至42.4萬人。

在職貧窮問題明顯已到了不能不正視的階段。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取態會愈趨極端,等同在社會埋下計時炸彈。第二,若政府不協助這群至今仍然努力自食其力的人士,他們的工作意欲遲早會磨滅,進而掉進綜援網,有可能成為納稅人的長期包袱。

現時每家公司每年都要向稅務局 申報員工薪酬。理論上,每個低收入人士在稅局都會有一個檔案。或許基於稅局的保密安排,其資料不會輕易交給其他部門,但只要政府願意想點辦法,例如透過自願登記制度,政府不難找到他們。

最低工資水平

應高於綜援鼓勵就業

至於應以什麼方法協助在職貧窮人士,不少社福界人士早已指出,香港較繁榮的地區(如中環 灣仔及油尖旺等區)仍有不少低技術職位無法聘請到員工,但在新界較貧窮的地區則有大批人士失業,因此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是大幅增加交通津貼,鼓勵跨區就業,改善「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錯配情况。

另一個協助在職貧窮人士的政策是從設立最低工資入手。最低工資委員會正研究香港應訂立的最低工資水平,在香港這個崇尚自由經濟的社會,把最低工資訂得過高,將會嚴重扭曲市場機制,只會製造更多失業。但若訂得過低,甚至比市場工資還要低,最低工資則會毫無效用。

最終最低工資應訂在什麼水平,當然還需研究,但社會上有聲音指出,最低工資的訂立,要同時達到鼓勵市民就業的效果。如果最低工資比失業綜援的金額還要低,則變相鼓勵勞動人口選擇領取綜援也不願打工。因此,要避免這情况出現,一種方法是把最低工資訂立在現有失業綜援的水平之上,另一方法是把現有的失業綜援水平調低或加入領取年期等限制。總之,機制必須讓願意工作的人得到的收入,要比領取失業綜援為高。此舉除了可以減輕在職貧窮問題,全面鼓勵社會人士就業外,更可鼓勵更多人擺脫綜援網,令更多的社會資源可以用於更具生產效益的環節上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