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03, 2011

重讀剪報:從環保到上位

未訓 睇到一則有趣的新聞令我再重讀幾篇剪報

我在FB是有留意呢個環保觸覺的組織﹣的確是令我知道我“不應該”去食藍旗吞拿魚。
但是,究竟我食不食板長是否真的可以幫到那些可憐的瀕危物種呢?有時,我都會懷疑。

世界太多資訊,根本都無時間去消化。

回到正題,我是看到那則:“「環保觸覺」要求做義工換訪問 樹仁學生堅拒 三大新聞系斥不妥”+“譚凱邦:應接不暇 成功減訪問”而感到不安。

內容是這樣的:一個機構因為無人手,所以要求來做訪問的大學生/中學生免費做義工宣傳該組織,而引至和樹仁新傳系交惡。即係以後唔使指意你來做訪問。機構的負責人指出因為太多人要求訪問,希望得到“等價交換”幫幫手。

表面上,是好似好正常,但你再留心看看:

“... 樹仁新傳系3年級生翁同學去年底以學生實習電台「新傳電台」記者身分,聯絡環保觸覺邀約譚凱邦就屯門區興建焚化爐一事接受訪問。她表示,負責職員要求她為環保觸覺做義工最少3小時,並需先發電郵給機構,表明有意做義工,獲機構回覆同意後才提交採訪大綱。”

其實,將該機構的服務/目標向公眾(或同學)宣傳已經是幫他提升知名度啦。正如文內其他學院的老師所講,「若機構不願接受訪問,可直接向學生說不」。為何要又食又拎呢?不是妨礙新聞自由係咩呢?


再引:“... 譚凱邦慨嘆「好人難做」。他解釋,兩年前教育局推行新高中通識科後,「差不多隔日就有學生約訪問」... 推出措施後成功減少接受學生訪問的次數,以過去一年為例,在100名約訪問的學生中,有20人因訪問後要做服務而放棄。餘下接受條件的80人,只有約60人履行承諾為環保觸覺做服務,20人則對服務一事不了了之。"

"... 他堅持仁大學生代表校報訪問並非真正新聞工作者,待遇應與中學生一視同仁,交易條件都是為「篩選有心的學生」..."

拿拿拿! 重點來了,令我感到極度不理解的事,這個機構推行的所謂政策根本是自己利益行先,講咩我為人民服務!對我沒幫助的,猶如垃圾。因為這些要教育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佢係邊位,無助於其提升知名度,又花大量時間。其實,真係人之常情。但我不明白,為何樹仁新傳系會同佢交惡。我諗左一陣,再睇番呢個譚凱邦係咩水?

成功推行麥記無吸管日的譚凱邦,同我一樣都是80後的。明顯地,佢亦都是一個將自己打入政界的人。我不會懷疑他對推行“環保”生活的熱情。但如果某年某日之後,他再參選,我有可能成為他的選民,就會認真考慮他的推行“環保”動機。

都不是第一次:

09年8月,蔡子強寫左一篇“小心莫變成環保塔利班”去講:

“...據報道,該節目的內容是要求藝人以不同姿態,通過迎面而來的超大型發泡膠板,若失敗便會被撞落水池,節目中每一回合,均需使用一塊2米乘4米乘20厘米,體積約為1.6立方米的發泡膠板,每集使用多達5至6塊。該環保團體認為這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要求永久停播該節目。該環保團體亦同時批評無線電視的另一節目《美女廚房》,因嘉賓害怕以及不懂屠宰那些作為食材的動物,而殘忍虐待動物,使動物在惶恐中死去;而另一個節目《獎門人》系列,則是「無衣食」,節目中的環節,往往出現食物飛墜地上,以及浪費大量忌廉等場面。該團體因此亦提出,這兩個節目也應一併作出檢討及改變。"

"...我看了這段報道後心裏不禁納悶。

對後兩個節目作出「改良建議」,我還可以接受,但要求前者「停播」,是否就有點流於霸道呢﹖

按該團體的邏輯,香港電影業界,以後便再也不能拍攝那些過往最擅長的諸如連環撞車,以及爆破、火災等片段,因為一樣會造成(甚至更大)的浪費。而荷李活那些億萬金元大製作的災難片,更是罪大惡極。

你可以認為這類節目無聊、趣味低俗、bad taste,自己抗拒不看,又或者鼓勵別人不要看,但鼓動輿論,施壓要求停播,則是另一回事,因為這會牽涉另外一些價值及原則,如創作自由、廣播自由等。

我們必須要有很強、很強的理由,才可以要求電視台停播一個節目。因為大家必須知道,如果今天我們可以以環保為名,振振有詞的要求禁播某類節目;那麼明天別人也可以以愛國主義為名,用同一種推論手法,理直氣壯的施加政治壓力,要求停播別些節目,例如《鏗鏘集》。有時他們鼓動民粹主義的能力,遠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強,看看內地「憤青」的百態,大家便可想而知。
你或許會辯說自己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環保小團體,不要渲染來自你們的所謂政治壓力。但我想指出,在未來與當權者就種種言論、新聞、創作自由,所作出的抗爭當中,往往就是有賴於類似無權無勢的公民社會。我敬重當中每一個民間團體所作的貢獻,但也希望大家小心,今天踏出的一步,可能會授人以話柄,令到未來的抗議變得軟弱無力。

希望社會能包容

美國右派的一個慣用把戲,就是加鹽加醋,渲染來自某方面的危險,並以此為藉口,從而收緊民眾的自由與人權,反恐便是箇中的表表者。我們在推動環保時也要小心,切勿墮入同樣的圈套,凡事上綱上線。
近日我真的驚覺香港正慢慢出現這種危險,正如前幾個禮拜我寫過,禁煙便是另一例子。大家都不會反對,吸煙不單危害健康,二手煙更會牽連和影響到其他人,但在限制抽煙行為之餘,是否也應該包容一些呢﹖正如我提過,在筆者任教的大學,以及所居住的屋苑,亦實施全範圍禁煙。其實在兩處地方,都存在大量露天和空曠的地帶,通風不存在問題,在戶外吸煙對別人影響不大,為何要如此「趕盡殺絕」,我也不能理解。更為變本加厲的是,如今更有人主張進一步立法讓全港禁煙。
環保是好,不吸煙是好,但最好透過「講道理」的方法來說服其他人,而不是以霸道的方式來逼人就範。如果我們慢慢接納了這種輕易便「不准這不准那」的邏輯,當有一天民粹主義的狂熱在香港捲起的時候,民眾便會對一些橫蠻以至粗暴干預自由的做法,習以為常,以至麻痺。

海耶克說過:「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所鋪成的。」

我一直相信民主的其中一個重要本質,就是──多元社會,沒有一個唯我獨尊的絕對真理,容許不同價值同時並存,當中努力求取一個平衡。

我不希望大家只看到一些政治正確的大原則,就熱血上腦,義無反顧,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如果有一天我們變得像美國一般,事事追求政治正確,常常把原則和指控無限放大,那只會是一個令人十分窒息的社會。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包容。

如果明光社要求港台電視節目《鏗鏘集》不應該拍攝和播放同志日記、一連串不准這不准那的舉動,會被人視作「道德塔利班」;那麼我們也千萬要小心,在推動環保之餘,諸如要求永久停播《大咕窿》之類的節目時,自己會變作「環保塔利班」。"


我睇到呢一個位,真感覺到被人利用左。如果RICKY SAN 用300萬買藍旗吞拿魚提升其公司的名氣,呢個譚凱邦就係用呢D不知所謂的理由不停地將人洗腦。你知啦,環保是大熱,現在又推行新高中通識科,真係一條好好的客源。見到其競選海報用環保為題,真是極為嘔心。我討厭這些抽水的行為。正如明光社成日出來抽水一樣。有正經事又唔好好做,就是搏名氣。如果講環保份子周兆祥就比較有說服力,起碼我真係見到口口聲聲要爭取的是會實踐的。講番那個“無吸管日”,究竟有幾多食麥記的人因此用少左膠吸管呢?我真係見過有職員係“無吸管日”派吸管﹣咁呢個人同特區政府成日比人鏟個樣:“每每事件都會淪為政治SHOW” 有何分別?

將政治、政策、媒體混合於一起有理無理都講一餐是否就是今日的風氣。這些根本就是暴力:作為一個小市民,我不受這些事影響的可能只有一個﹣I will just shut my ears up. 太累太重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